close

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 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0n0279

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  制譯

十地品第二十六

「佛子!

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,復以大悲為首、大悲增上、大悲滿足,觀世間生滅,作是念:

『世間受生皆由著我,若離此著,則無生處。』

復作是念:

『凡夫無智,執著於我,常求有、無,不正思惟,起於妄行,行於邪道;罪行、福行、不動行,積集增長,於諸行中植心種子,有漏有取,復起後有生及老死。

所謂:

業為田,識為種,無明闇覆,愛水為潤,我慢溉灌,見網增長,生名色芽,名色增長生五根,諸根相對生觸,觸對生受,受後希求生愛,愛增長生取,取增長生有;

有生已,於諸趣中起五蘊身,名生;生已衰變為老,終歿為死。

於老死時,生諸熱惱;因熱惱故,憂愁悲歎,眾苦皆集。

此因緣故,集無有集者,任運而滅亦無滅者。』

菩薩如是隨順觀察緣起之相。

佛子!

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:

『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:無明,所作業果是行,行依止初心是識,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,名色增長為六處,根、境、識三事和合是觸,觸共生有受,於受染著是愛,愛增長是取,取所起有漏業為有,從業起蘊為生,蘊熟為老,蘊壞為死;死時離別,愚迷貪戀,心胸煩悶為愁,涕泗諮嗟為歎,在五根為苦,在意地為憂,憂苦轉多為惱。

如是但有苦樹增長,無我、無我所,無作、無受者。』

復作是念:

『若有作者,則有作事;若無作者,亦無作事,第一義中俱不可得。』

佛子!

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:

『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。

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,皆依一心,如是而立。

何以故?

隨事貪欲與心共生,心是識,事是行,於行迷惑是無明,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,名色增長是六處,六處三分合為觸,觸共生是受,受無厭足是愛,愛攝不捨是取,彼諸有支生是有,有所起名:生,生熟為老,老壞為死。』」

「佛子!

此中無明有二種業,一令眾生迷於所緣,二與行作生起因。

行亦有二種業,一能生未來報,二與識作生起因。

識亦有二種業,一令諸有相續,二與名色作生起因。

名色亦有二種業,一互相助成,二與六處作生起因。

六處亦有二種業,一各取自境界,二與觸作生起因。

觸亦有二種業,一能觸所緣,二與受作生起因。

受亦有二種業,一能領受愛憎等事,二與愛作生起因。

愛亦有二種業,一染著可愛事,二與取作生起因。

取亦有二種業,一令諸煩惱相續,二與有作生起因。

有亦有二種業,一能令於餘趣中生,二與生作生起因。

生亦有二種業,一能起諸蘊,二與老作生起因。

老亦有二種業,一令諸根變異,二與死作生起因。

死亦有二種業,一能壞諸行,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。」

 

◎段落提要:

本段為佛會上,金剛藏菩薩說第六地:現前地。

 

 

 

◎迴向
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kon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