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深密經 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6n0676

解深密經卷第四

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

地波羅蜜多品第七

爾時,

觀自在菩薩白佛言:

「世尊!

如佛所說菩薩十地,所謂:極喜地、離垢地、發光地、焰慧地、極難勝地、現前地、遠行地、不動地、善慧地、法雲地;復說佛地為第十一。

如是諸地,幾種清淨?幾分所攝?」

爾時,

世尊告觀自在菩薩曰:

「善男子!

當知諸地四種清淨、十一分攝?」

「云何名為四種清淨能攝諸地?

謂: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;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;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;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,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。

善男子!當知如是四種清淨普攝諸地。」

「云何名為十一種分能攝諸地?

謂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,依十法行,極善修習勝解忍故,超過彼地,證入菩薩正性離生。

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於微細毀犯誤現行中正知而行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得世間圓滿、等持、等至及圓滿聞持陀羅尼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令隨所獲得菩提分法,多修習住,心未能捨諸等至愛及與法愛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於諸諦道理如實觀察,又未能於生死涅槃棄捨一向背趣作意,又未能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,又由於彼多生厭故,未能多住無相作意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令無相作意、無缺、無間、多修習住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,又未能得於相自在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於異名眾相、訓詞差別、一切品類宣說法中,得大自在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而未能得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著、無礙、妙智、妙見,由是因緣,於此分中猶未圓滿。

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便能證得,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

此分滿故,於一切分皆得圓滿。

善男子!

當知如是十一種分普攝諸地。」

 

◎段落提要:

本段是本品開頭,觀自在菩薩與世尊釋迦牟尼佛之間的問答。

 

 

◎迴向
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解深密經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kon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