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八 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0n0279

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  制譯

離世間品第三十八

「佛子!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慢業。

何等為十?

所謂:

於師、僧、父母、沙門、婆羅門、住於正道向正道者,尊重福田所而不恭敬,是慢業;

或有法師獲最勝法,乘於大乘,知出要道,得陀羅尼,演說契經廣大之法無有休息,而於其所起高慢心,及於所說法不生恭敬,是慢業;

於眾會中聞說妙法,不肯歎美令人信受,是慢業;

好起過慢,自高陵物,不見己失,不知自短,是慢業;

好起過過慢,見有德人應讚不讚,見他讚歎不生歡喜,是慢業;

見有法師為人說法,知是法、是律、是真實、是佛語,為嫌其人亦嫌其法,自起誹謗亦令他謗,是慢業;

自求高座,自稱法師,應受供給,不應執事,見有耆舊久修行人不起逢迎、不肯承事,是慢業;

見有德人,顰蹙不喜,言辭麁獷,伺其過失,是慢業;

見有聰慧知法之人,不肯親近恭敬供養,不肯諮問:『何等為善?何等不善?何等應作?何等不應作?作何等業,於長夜中而得種種利益安樂?』愚癡頑很,我慢所吞,終不能見出要之道,是慢業;

復有眾生慢心所覆,諸佛出世不能親近恭敬供養,新善不起,舊善消滅,不應說而說,不應諍而諍,未來必墮險難深坑,於百千劫尚不值佛,何況聞法!但以曾發菩提心故,終自醒悟,是慢業。

是為十。

若諸菩薩離此慢業,則得十種智業。

何等為十?

所謂:

信解業報,不壞因果,是智業;

不捨菩提心,常念諸佛,是智業;

近善知識恭敬供養,其心尊重終無厭怠,是智業;

樂法、樂義無有厭足,遠離邪念,勤修正念,是智業;

於一切眾生離於我慢,於諸菩薩起如來想,愛重正法如惜己身,尊奉如來如護己命,於修行者生諸佛想,是智業;

身、語、意業無諸不善,讚美賢聖,隨順菩提,是智業;

不壞緣起,離諸邪見,破闇得明,照一切法,是智業;

十種迴向隨順修行,於諸波羅蜜起慈母想,於善巧方便起慈父想,以深淨心入菩提舍,是智業;

施、戒、多聞、止觀、福慧,如是一切助道之法常勤積集無有厭倦,是智業;

若有一業為佛所讚,能破眾魔煩惱鬪諍,能離一切障、蓋、纏、縛,能教化調伏一切眾生,能隨順智慧攝取正法,能嚴淨佛剎,能發起通明,皆勤修習無有懈退,是智業。

是為十。

若諸菩薩安住其中,則得如來一切善巧方便無上大智業。」

 

◎段落提要:

本段為佛會上,普賢菩薩回答普慧菩薩的提問。

 

 

 

◎迴向:

文殊師利勇猛智,普賢慧行亦復然,我今迴向諸善根,隨彼一切常修學。

三世諸佛所稱歎,如是最勝諸大願,我今迴向諸善根,為得普賢殊勝行。
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kon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