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05n0220

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五

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

初分無所得品第十八之五

「舍利子!

無明性空故,無明於無明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於行無所有不可得。

行性空故,行於行無所有不可得,行於無明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於識無所有不可得。

識性空故,識於識無所有不可得,識於無明、行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於名色無所有不可得。

名色性空故,名色於名色無所有不可得,名色於無明、行、識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於六處無所有不可得。

六處性空故,六處於六處無所有不可得,六處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於觸無所有不可得。

觸性空故,觸於觸無所有不可得,觸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於受無所有不可得。

受性空故,受於受無所有不可得,受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於愛無所有不可得。

愛性空故,愛於愛無所有不可得,愛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於取無所有不可得。

取性空故,取於取無所有不可得,取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於有無所有不可得。

有性空故,有於有無所有不可得,有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於生無所有不可得。

生性空故,生於生無所有不可得,生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無所有不可得,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於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不可得。

老死愁歎苦憂惱性空故,老死愁歎苦憂惱於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不可得,老死愁歎苦憂惱於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無所有不可得。

舍利子!

我於如是諸法,以一切種、一切處、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,亦無所有不可得。

何以故?自性空故。」

「舍利子!

布施波羅蜜多性空故,布施波羅蜜多於布施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布施波羅蜜多於淨戒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。

淨戒波羅蜜多性空故,淨戒波羅蜜多於淨戒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淨戒波羅蜜多於布施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布施、淨戒波羅蜜多於安忍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。

安忍波羅蜜多性空故,安忍波羅蜜多於安忍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安忍波羅蜜多於布施、淨戒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布施、淨戒、安忍波羅蜜多於精進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。

精進波羅蜜多性空故,精進波羅蜜多於精進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精進波羅蜜多於布施、淨戒、安忍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布施、淨戒、安忍、精進波羅蜜多於靜慮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。

靜慮波羅蜜多性空故,靜慮波羅蜜多於靜慮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靜慮波羅蜜多於布施、淨戒、安忍、精進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布施、淨戒、安忍、精進、靜慮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。

般若波羅蜜多性空故,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,般若波羅蜜多於布施、淨戒、安忍、精進、靜慮波羅蜜多無所有不可得。

舍利子!

我於如是諸法,以一切種、一切處、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,亦無所有不可得。

何以故?自性空故。」

「舍利子!

四靜慮性空故,四靜慮於四靜慮無所有不可得,四靜慮於四無量無所有不可得。

四無量性空故,四無量於四無量無所有不可得,四無量於四靜慮無所有不可得,四靜慮、四無量於四無色定無所有不可得。

四無色定性空故,四無色定於四無色定無所有不可得,四無色定於四靜慮、四無量無所有不可得。

舍利子!

我於如是諸法,以一切種、一切處、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,亦無所有不可得。

何以故?自性空故。」

 

◎段落提要:

本段為舍利子尊者與善現尊者(即:須菩提尊者)之間的對談。

 

 

◎迴向:

文殊師利勇猛智,普賢慧行亦復然,我今迴向諸善根,隨彼一切常修學。

三世諸佛所稱歎,如是最勝諸大願,我今迴向諸善根,為得普賢殊勝行。
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kon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