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 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0n0279

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  制譯

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

「佛子!

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、應、正等覺音聲?」

「佛子!

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遍至,普遍無量諸音聲故;

應知如來音聲隨其心樂皆令歡喜,說法明了故;

應知如來音聲隨其信解皆令歡喜,心得清涼故;

應知如來音聲化不失時,所應聞者無不聞故;

應知如來音聲無生滅,如呼響故;

應知如來音聲無主,修習一切業所起故;

應知如來音聲甚深,難可度量故;

應知如來音聲無邪曲,法界所生故;

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絕,普入法界故;

應知如來音聲無變易,至於究竟故。

佛子!

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,非量、非無量,非主、非無主,非示、非無示。

何以故?

佛子!譬如世界將欲壞時,無主無作,法爾而出四種音聲。

其四者何?

一曰:『汝等當知初禪安樂,離諸欲惡,超過欲界。』

眾生聞已,自然而得成就初禪,捨欲界身,生於梵天。

二曰:『汝等當知二禪安樂,無覺無觀,超於梵天。』

眾生聞已,自然而得成就二禪,捨梵天身,生光音天。

三曰:『汝等當知三禪安樂,無有過失,超光音天。』

眾生聞已,自然而得成就三禪,捨光音身,生遍淨天。

四曰:『汝等當知四禪寂靜,超遍淨天。』

眾生聞已,自然而得成就四禪,捨遍淨身,生廣果天。

是為四。

佛子!

此諸音聲無主無作,但從眾生諸善業力之所出生。

佛子!

如來音聲亦復如是,無主無作,無有分別,非入非出,但從如來功德法力,出於四種廣大音聲。

其四者何?

一曰:『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是苦,所謂:地獄苦、畜生苦、餓鬼苦、無福德苦、著我我所苦、作諸惡行苦。欲生人、天當種善根;生人、天中,離諸難處。』

眾生聞已,捨離顛倒,修諸善行,離諸難處,生人、天中。

二曰:『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眾苦熾然,如熱鐵丸。諸行無常,是磨滅法;涅槃寂靜,無為安樂,遠離熾然,消諸熱惱。』

眾生聞已,勤修善法,於聲聞乘得隨順音聲忍。

三曰:『汝等當知聲聞乘者,隨他語解,智慧狹劣;更有上乘,名:獨覺乘,悟不由師,汝等應學。』

樂勝道者聞此音已,捨聲聞道,修獨覺乘。

四曰:『汝等當知過二乘位更有勝道,名為:大乘。菩薩所行,順六波羅蜜,不斷菩薩行,不捨菩提心,處無量生死而不疲厭,過於二乘,名為:大乘、第一乘、勝乘、最勝乘、上乘、無上乘、利益一切眾生乘。』

若有眾生信解廣大,諸根猛利,宿種善根,為諸如來神力所加,有勝樂欲,希求佛果;聞此音已,發菩提心。

佛子!

如來音聲不從身出、不從心出,而能利益無量眾生。

佛子!是為如來音聲第一相,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。」

 

◎段落提要:

本段為佛會上,普賢菩薩向如來性起妙德菩薩及與會大眾說法。

 

 

◎迴向:

文殊師利勇猛智,普賢慧行亦復然,我今迴向諸善根,隨彼一切常修學。

三世諸佛所稱歎,如是最勝諸大願,我今迴向諸善根,為得普賢殊勝行。
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kon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