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http://www.cbeta.org/result/T05/T05n0220.htm

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二

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

「復次,善現!

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,

不應觀四靜慮若常若無常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常若無常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樂若苦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樂若苦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我若無我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我若無我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淨若不淨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淨若不淨;

不應觀四靜慮若空若不空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空若不空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有相若無相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有相若無相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有願若無願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有願若無願;

不應觀四靜慮若寂靜若不寂靜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寂靜若不寂靜;

不應觀四靜慮若遠離若不遠離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遠離若不遠離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有為若無為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有為若無為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有漏若無漏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有漏若無漏;

不應觀四靜慮若生若滅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生若滅;

不應觀四靜慮若善若非善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善若非善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有罪若無罪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有罪若無罪;

不應觀四靜慮若有煩惱若無煩惱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有煩惱若無煩惱;

不應觀四靜慮若世間若出世間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世間若出世間;

不應觀四靜慮若雜染若清淨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雜染若清淨;

不應觀四靜慮若屬生死若屬涅槃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屬生死若屬涅槃;

不應觀四靜慮若在內若在外若在兩間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在內若在外若在兩間;

不應觀四靜慮若可得若不可得,不應觀四無量、四無色定若可得若不可得。」

 

◎段落提要:

本段是世尊於會上與善現尊者(即:須菩提尊者)對談,講述般若波羅蜜多之深義。

 

 

 

 

◎迴向

 
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 

 

註釋:四靜慮、四無量、四無色定。

◎四靜慮:

出處: 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

解釋:

四靜慮===(名數)有二種:一定靜慮,一生靜慮。定靜慮者,生於四靜慮天之禪定也,舊云四禪定(【參見: 四禪定】)生靜慮者,其天處也,舊云四禪天。禪者梵語禪那Dhya%na之略,舊譯曰思惟,新譯曰靜慮。靜息心慮之義。易言之,即禪定者得靜息心慮之人之天處,故謂之靜慮。其靜慮有四種之淺深,故生處亦有四處之高下,是色界之四禪四靜慮也,此四靜慮又有諸天之別。【參見: 四禪天】

 

◎四無量:

出處: 佛光電子大辭典

解釋:

梵語 catvāry apramānāni,巴利語 catasso appamaññāyo。又作四無量心、四等心、四等、四心。即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,令離苦得樂,所應具有之四種精神。據中阿含卷二十一說處經、大智度論卷二十所列舉阿毘曇說之解釋,即:(一)緣無量眾生,思惟令彼等得樂之法,而入「慈等至」,稱為慈無量(梵 maitry-apramāna,巴 metta appamaññā)。(二)緣無量眾生,思惟令離苦之法,而入「悲等至」,稱為悲無量(梵 karunāpramāna,巴 karunā appamaññā)。(三)思惟無量眾生能離苦得樂,於內心深感喜悅,而入「喜等至」,稱為喜無量(梵 muditāpramāna,巴 muditā appamaññā)。(四)思惟無量眾生一切平等,無有怨親之別,而入「捨等至」,稱為捨無量(梵 upeksāpramāna,巴 upekkhā appamaññā)。

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載,修四等心得度欲界天,而住於梵處,故四無量又稱四梵堂、四梵處、四梵行。蓋四梵堂之說,或係外道婆羅門所倡,雜阿含經卷二十七所載諸外道亦有同類說法。而佛陀轉用彼說,以教授諸弟子。

 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,「無量」一詞,凡有三義:(一)以無量之眾生為此四心之所緣,(二)此四心能牽引無量之福,(三)此四心能招感無量之果。同卷又舉出四無量對治四障之說,即以慈無量對治瞋,悲無量對治害,喜無量對治不欣慰,捨無量對治欲界之貪瞋。關於四無量之依地,喜無量為喜受所攝,故依初靜慮與二靜慮,慈、悲、捨三無量則通依四靜慮、未至定、中間定等六地。或謂四無量為有漏之根本靜慮所攝,不能斷諸惑之得,故除去未至定,而僅依五地。或謂四無量廣攝定、不定地,通欲界地、四根本定、近分定、中間定等十地。蓋於小乘,唯緣無量眾生,而起慈、悲、喜、捨四心;然於大乘,則廣說眾生緣、法緣、無緣等三種慈,故說法自有不同。大智度論卷二十列舉三種慈,即:(一)眾生緣,為凡夫及有學之人所生起,即緣一切眾生而無怨親之別,普欲令得利益。(二)法緣,為無學或辟支佛等所起,即以慈念緣五蘊之法,令不知人空者得樂。(三)無緣,為諸佛所行,以佛住於實相而無分別,故心無所緣,唯以諸法實相智慧,令眾生得。上述三緣於悲、喜、捨亦如是。此乃於所緣有異,故各得三種分別。〔長阿含卷八散陀那經、未曾有因緣經卷上、彌勒菩薩所問經卷七、品類足論卷七、成實論卷十二、大乘莊嚴經論卷九、十地經論卷五、四念處卷三、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、法華經玄贊卷三、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〕

頁數: p1777

 

◎四無色定:

出處: 佛光電子大辭典

解釋:

梵語 catasra ārūpya-samāpattayah。又作四空定、四空處定、四無色。指超離色法(物質)繫縛之四種境界。即由思惟四無色界所得之定。若欲生於此四無色界,則必須修習四無色定;換言之,四無色定,乃對治色法之繫縛,滅除一切對外境之感受與思想的修行,及藉此修行所達到的清淨無染、虛空靜寂之精神境界。此四無色定各有兩類情形,即:(一)生於四無色界之「生無色」,於此之時,定心現前,故得定之名。(二)非由生得,而係修證所得;蓋假令其身雖猶在欲界等下地,然若因修證而現起無色界之定心,則亦得無色之果,稱為「定無色」。

 據法蘊足論卷八無色品、大智度論卷十七等載,此四無色定即:(一)空無邊處定,又作空處定。此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禪,滅除障礙禪定之一切想,思惟「空間為無限大」,亦即思惟空無邊之相。(二)識無邊處定,又作識處定。此定超越空無邊處定,而思惟「識為無限大」,亦即思惟識無邊之相。(三)無所有處定,又作少處定。此定超越識無邊處定,與無所有相應,即思惟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。(四)非想非非想處定,又作非有想非無想定。此定超越無所有處定,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,具足而安住之。此定無明勝之想,故異於滅盡定;亦非無想,故亦異於無想定。

 四無色定各以其自體而言,皆稱為根本定;接近根本定前之預備階段,稱為近分定,或加行定。加行,即事先加功用行之意。其中,空無邊處定之近分定,係緣欲界第四禪之色相以修行厭離,而尚有色想;然其餘三定之近分定及四定之根本定則全無色想,故四定仍總稱無色定。又非想非非想處定係依定之自相而立名,其下三定則依加行而立名。

 四無色界,為脫離色法繫縛之四種境界。又稱四無色、四無色天、四無色處、四空處、四空天。四無色界名稱配於四無色定,依次稱為空無邊處天、識無邊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處天(有頂天)。悉以無色為特點,既無自然國土與居處宮室,亦無色礙之肉身,僅以眾同分、命根等假和合為體。此外,將三界分為九地時,四無色界則稱空無邊處地,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地,相當於九地中之後四地。〔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、坐禪三昧經卷下、俱舍論卷二十八、顯揚聖教論卷二、禪法要解卷下、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〕(參閱「無色界定」5084)

頁數: p1772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kon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